新闻中心

喷塑加工的原理介绍


喷塑加工是一种通过 “静电吸附 - 高温固化” 流程,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、磨涂层的表面处理技术,核心原理是利用静电作用力实现粉末均匀附着,再通过高温使粉末熔融成膜,具体可分为四大环节:
 
一是粉末制备与静电充电。喷塑用原料为热固性粉末涂料(由树脂、颜料、固化剂等混合制成),通过喷塑枪的高压静电发生器(通常输出 60-100kV 高压),使粉末颗粒带上负电;同时,待加工工件(多为金属材质)通过接地处理形成正极,正负电极间形成静电场,为粉末吸附提供动力。
 
二是粉末吸附与均匀喷涂。带负电的粉末颗粒在压缩空气推动下,从喷塑枪喷嘴喷出,进入静电场后受电场力牵引,定向飞向带正电的工件表面,紧密吸附形成一层均匀的粉末涂层;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喷枪距离(通常 15-30cm)、移动速度与静电电压,控制涂层厚度(一般 50-150μm),确保无漏喷、流挂问题。
 
三是预烘除杂环节。吸附粉末的工件需先进入预烘炉(温度 80-120℃),通过低温加热除粉末中的微量水分与空气,避免后续高温固化时涂层出现气泡、针孔;预烘时间根据工件大小与粉末类型调整,通常为 10-20 分钟,确保粉末涂层保持稳定附着状态。
 
四是高温固化成膜。预烘后的工件进入固化炉,在 160-220℃高温下,粉末涂料中的树脂与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,熔融成连续的高分子薄膜;待固化完成(时间 15-30 分钟),工件随炉冷却至室温,薄膜硬化定型,终形成附着力强、磨损、腐蚀的表面涂层,完成整个喷塑加工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