喷漆加工的生产工艺
喷漆加工是通过专业流程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、磨的涂层,提升外观与防护性能,核心工艺分为五大步骤,具体如下:
工件前处理:此环节为基础,直接影响涂层附着力。先通过手工或机械打磨(用 80-240 目砂纸)除工件表面毛刺、锈迹与氧化层;接着进行脱脂清洗,用中性清洗剂或溶剂(如乙醇)除油污、粉尘,避免杂质导致涂层起泡;后根据材质(如金属件)做磷化或钝化处理,形成保护膜,增强涂层与工件的结合力。
漆料调配:按工艺要求选取对应的漆料(如硝基漆、聚氨酯漆),加入适量稀释剂调节粘度(一般控制在 15-25 秒,用涂 - 4 杯测量),确保喷漆时雾化均匀;若需特定颜色,需准添加色浆并搅拌均匀,通过色板对比确认色泽一致后备用。
喷漆作业:采用空气喷枪或静电喷枪,根据工件大小调整喷枪压力(0.3-0.5MPa)与喷涂距离(15-25cm)。喷涂时保持喷枪匀速移动,采用 “十字交叉法”(先横向、再纵向),确保涂层厚度均匀(干膜厚度通常为 20-80μm),避免流挂、漏喷,复杂工件需分多次薄喷,每层间隔 5-15 分钟(视漆料干燥速度而定)。
固化干燥:喷涂完成后,先在常温下静置 10-20 分钟流平;再根据漆料类型选择干燥方式,硝基漆等自干漆常温放置 24 小时即可,工业用高温漆需送入烘房,在 60-120℃下烘烤 30-60 分钟,确保涂层全固化,提升硬度与耐腐蚀性。
质量检验与后处理:干燥后检查涂层是否存在针孔、划痕、色差等缺陷,合格工件直接入库;若有轻微瑕疵,用细砂纸(400-800 目)打磨后补喷;对精度要求高的工件,还需进行光泽度、附着力(划格法测试)等专项检测,确保符合质量标准。